春节之后,资本市场持续走好,人气开始回升,与此同时,实体经济也显示出了更多的积极因素,这预示着经济企稳节奏可能会好于预期。 最出人意料的数据无疑是出口。1月份按美元计出口同比增长9.1%,远高于上月的-4.4%和市场预期,其中固然有春节错位的因素,但对非美地区出口的高增长是亮点。其中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14.5%,对东盟、印度等“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出口增速也维持在两位数。此外,1月份进口同比增长-1.5%,同样高于前值-7.6%和市场预期,去年1月份进口基数偏高,能实现这一增速殊为不易,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经济的韧性。 1月份物价基本符合预期,其中CPI同比上涨1.7%,环比上涨0.5%,主要受春节因素影响,PPI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0.6%。不过值得注意的是,1月核心CPI同比上涨1.9%,在连续3个月持平于1.8%之后出现上涨,反映出总需求仍然较为稳定。 1月份货币信贷数据同样超出预期。1月新增社融4.64万亿元,为社融存量增速近18个月来首次反弹。分项来看,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57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表外融资新增3435亿元,近11个月来首次实现正增长,企业直接融资也明显改善,其中企业债券净融资4990亿元,同比多3768亿元,是除新增人民币贷款外对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贡献的最大因素。而从新增人民币贷款结构来看,企业贷款大幅增加,中长期化趋势明显,显示出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非常旺盛。 综合多种数据来看,1月份经济有边际好转迹象,这同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从外部来看,随着美联储加息进程临近尾声,美元和美债利率对新兴经济体的“双收紧”效应消退,资金正重新从发达经济体向新兴经济体回流,新兴经济体的需求回暖,将有助于对冲对发达经济体尤其是对美国的出口回落。 从内部来看,各项稳增长政策效应正在逐渐显现。中央已提前下达超过1.8万亿元的转移支付资金额度和1.39万亿元地方债新增额度,央行推出了全面降准、定向降息以及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扩围的组合拳,力争在不破坏去杠杆既有成果的前提下扩大信用投放,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各地也都加大了上项目的力度和速度,来自政策面的呵护为经济企稳提供了基础。 春节过后,稳增长的政策力度仍在加大,重点聚焦加强民营、小微、“三农”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如中办、国办发文要求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国办要求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切实支持小微和“三农”,央行等五部委联合发文要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等。除实施差别化货币信贷支持、畅通直接融资渠道外,政策主要针对金融机构“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的困境,完善正向激励和风险补偿机制,增强金融机构贷款意愿和能力,使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总而言之,当前经济虽然仍面临压力,但更多的积极迹象正在显现。随着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的加大,叠加信用环境修复等因素,中国经济在一季度和上半年的压力可能低于市场预期,而随着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中国经济有望在三季度迎来更强劲反弹。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网编辑 胡 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