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industry information

传统制造业出路在哪?破冰升级有四大要素

发布者:jxsh  人气:

 

导读:中国经济有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L”型的底部,这不是一般的底部徘徊,这是一次彻底的结构型变革,什么样的企业可以在这种大浪淘沙中抓住机会传统企业只有借助技术进步的力量,再加上自身的价值优势,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消费渠道变化,消费品质升级、消费习惯改变,企业依靠传统商业模式经营的方式越来越举步维坚,我们听到、看到太多的库存积压,折价销售,零售商场关门,同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强劲购买能力的消费者海外爆买的情境。  

一、整个中国经济运行格局大致是这样的:与广大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生产及消费服务领域,基本处于严重的产能过剩和残酷的竞争状态;创新类、科技类企业在政府强力度的支持和推动下,正处在不断试错,屡屡出新的趋势中。

近些年,虚拟经济迅猛发展,包括互联网电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服务等已侵蚀了和人们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所的行业;目前,正在向更细分、更专业的纵深领域发展。

而传统制造业受到互联网和自身成本、产能过剩等的双向挤压,传统的靠规模化成本效应立足的竞争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未来有强劲竞争力的企业至少应该具备的素质有:开放的融合与集成能力成为最重要的企业特质,传统企业只有和创新、科技类形态进行高度融合,才能有希望获得新的竞争优势,而以平台模式或参与平台的模式整合前端消费者和后端制造商,以智能制造的技术能力优化企业制造资源,和对用户的服务能力,这是核心所在。

二、其次,企业自身必须具备价值创造能力,最重要的是产品研发能力、运营创新能力、人才集成能力

中国和德国都是制造业占支柱产业的国家,最核心的差距就是产品的研发能力,中国多年形成的逆向研发的方法论,导致我们对其中的知识体系掌握不全面,研发应该掌控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演变规律和KNOW HOW,对产品的功能、工艺、制造特性都有系统架构,标准框架、且可扩展性都要做好定义和标准,而我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导致产品柔性研发的能力很弱,或者研发成本和代价非常高;其次是运营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依靠技术的进步,给运营模式注入新的动力,这种技术的进步,涵盖先进制造技术、先进管理技术、先进商业模式。

我认为,工业4.0智能制造带来的技术进步,是给制造业带来的绝佳的机会,上帝为我们关上一扇门时,一定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以信息化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带来的先进的制造技术,将虚拟数字世界的低成本连接能力延伸到现实物理世界的人、机、料、法、环生产要素的低成本连接,使制造业的生产驱动的成本、柔性大幅度得到改观,德国的估计是会有40%生产效能的释放,且环境利用效率将增加50%,这正是向后中国制造业要走的方向,危机之下,总会有勃勃生机的幼苗在寻找适宜的生存、发展条件,你看到了吗?

 再次,是先进的管理技术,企业的管理架构和管理模式要与这种制造方式相匹配,试想,虚拟世界具有的强扁平化的架构,让全世界都成为一个地球村,而我们的企业为何不能成为一个透明的、信息对等的运转面,客户信息、产品信息、制造信息都实时的在这个平面上交互,以最捷径、最可靠的方式驱动业务增值与转化,我们的敏捷反应能力、我们的效率能不增强吗?

所以,在这个运转平面上,我们的组织设计、岗位设计、绩效评估激励等的逻辑都会发生变化,要转化到以客户价值实现为共同的评价标准,是众人一事,众口一词,是横向打破部门边界和纵向打破职层边界的平面化网状结构。

 最后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制造业传统的商业模式都不擅长和消费者直接对接,我们只干好制造的事,管控好自己的成本和质量,我们挣得是产品成本差异的钱。

这是因为在原有环境下,由于区域区隔、信息传递不对,我们的反应速度跟不上等原因,在制造业和消费者之间,实际上有一堵防火墙,双方要靠中间地带缓冲避免可能带来的问题,如通过预测和预判进行的产品设计与批量生产和用户小批量、个性化实时的需求之间的矛盾,用户高品质、差异化、快速交付的需求与恶性竞争带来的低品质、同质化之间的矛盾,这和中国正快速成长起来的中产阶级和80、90后成为消费主力的需求是背离的,所以中国有数以万计的海淘大军在兴起。以至于联想总裁杨元庆感慨,为什么联想手机比苹果手机便宜那么多,却会没有人买呢?好在华为异军突起,用高品质的研发和制造填补了国产手机这一空白。这都是我们要借鉴的。

所以如何建立与用户互动的设计能力,实时响应用户特质化需求的能力,构建与用户更紧密的关系的C2B商业模式,将成为新的趋势和必由之路。

实际上,在全球广大的消费市场里,还有众多细分市场和细分服务是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抓住的,机会永远留给嗅觉敏锐,对自身和环境优劣势判断准确的企业和企业家,相信在这个大变动的时代,我们众多的传统制造业会凤凰涅槃,获得新生和长足的发展。

作者:爱波瑞集团高级合伙人、汇智瑞达公司技术合伙人 王萍

                  (许世平 推荐  编辑 胡越)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13 济宁市机械行业协会 All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案号 2020044934号
地址:济宁市海川路9号产学研基地D2 电话:0537-5666618 邮编:272000
电子邮箱:jnjx5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