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淄博市紧紧抓住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国家战略、列入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重大机遇,转变思路,放宽视野,在“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山东优势”的整体要求上,着力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的淄博特色,着力推动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保持了平稳运行态势,生态建设和民生事业得到切实加强。 经济运行“稳”的基础加固 去年淄博全市生产、需求等领域主要指标增长平稳,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增强,为加快转型升级和各项改革创造了良好条件。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4781.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4%。考虑到阶段性企业停产限产、投资增速回落等影响因素,GDP仍保持7%以上增速,高出全国水平0.5个百分点,与全省水平持平的成绩来之不易。 生产运行“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7%。工业品自去年10月份起不再“高进低出”。三大需求“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4%,基础设施、民生等重点领域投资增速在20%以上。进口强力带动外贸好转,出口扭转了上年的下降局面,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29.6%,出口额增长7.8%。就业形势“稳”,城镇新增就业10.5万人,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低于全国全省水平。政企民收入增势“稳”,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比上年增长4.1%、4.4%。全市税收收入突破600亿元,增长26.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逾3万元,增长8.7%。物价走势“稳”,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1.2%,趋势温和。 综合来看,淄博市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产业转型升级“进”的步伐加快 从需求结构看,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头马”,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淄博市去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6.8个、2.4个百分点。消费结构升级方面,通讯器材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和汽车类限上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20.4%、26.5%、15.3%、10.5%。投资结构优化方面,策划实施了345个重大项目,产业项目占8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等重点领域投资较快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25.2%、75.3%和133%。 从产业结构看,2017年淄博市产业发展更加协调,经济由工业主导转向工业和服务业协同主导。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4∶53∶43.6优化调整为3.1∶52.1∶44.8;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快于GDP1.6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1.4%,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一是工业向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延伸。加速出清落后产能,压减建陶落后产能5.8亿平方米,关停取缔化工企业242家。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81.1%,重点技术改造投资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全年装备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8%,快于规上工业6.1个百分点。二是现代服务业增势强劲。现代服务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2%。“淄博号”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开通运行,传化金泰公路港等一批现代服务业大项目扎实推进,特色小镇、文化旅游等加快发展。 发展动力“新”的孕育加速 淄博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深化各项改革,大众创新创业热情高涨,创新对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新旧动能的接续和转换加速推进。 去年淄博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4.5%,比年初提高1.3个百分点。全市政策平台助推科技创新再上新水平。拥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290家;新批准院士工作站12家,总量达87家。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均达5家。13个项目获得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资金扶持。全年取得省以上科学技术奖11项,比上年增加6项。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分别为5660件、1063件。 经济发展活力加快释放。全市各类市场主体达39.7万户,其中年内新登记市场主体8.2万户,比上年增长2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比上年降低0.4元。此外,投融资体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国有企业等改革均起到了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 新经济要素加速积聚。现代服务业投资和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增速分别快于全部投资18.6个和17.6个百分点。全市40家自建电商平台交易额达到1763亿元,比上年增长21.7%。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8.2%、26.3%和14.9%。 生态环境“变”的成效显著 淄博市以环保督查巡查为契机,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严抓生态治理,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幅度全省第一。年内关停了一批高耗煤、高排放大户,取缔“散乱污”企业9523家,完成11.3万户以气代煤或以电代煤工程任务。全市煤炭消耗量下降到2990万吨。全年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194天,“蓝繁”天数达到252天,分别比上年增加11天、27天。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比上年改善33.3%、13%、11.2%、14.9%。主要河流断面(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比上年改善7.3%和34.8%,全面消除了劣Ⅴ类水体。 现代化城市“兴”的势头迅猛 淄博市聚焦“四位一体、组群统筹、全域融合”的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框架,加快淄博经济开发区、淄博新区、文昌湖区等区域规划建设步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0.26%,现代化城市体系的加快建设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的平稳发展。 全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上年增长76.5%,高出全部投资73.1个百分点。125项主城区及全市统筹城建重点项目年内完成投资183亿元。高铁新城交通枢纽区、淄博商务金融中心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民生社会事业“惠”的特征强化 此外,淄博市民生支出力度加大,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就业、文化体育传媒等支出分别增长10.9%、9.5%和28.2%。全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9410元、16953元。居民消费结构改善,市定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基本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参加社会保险人员总数突破1000万人次。打造“淄川文化云”、“高青小微文化”等一批文化惠民品牌。改扩建幼儿园107所、中小学校62所,解决 “大班额”和“全面改薄”走在全省前列。开辟 “就医绿色通道”,健康扶贫受益贫困人口1.7万人。 文化、教育、卫生、保障等事业进一步发展,一系列“惠民生”政策措施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淄博市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来源:中国工业报 本网编辑 胡 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