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机市场进入常态化,新兴市场崛起。然而现阶段快速增长的小众市场,市场占比小,难以支撑传统市场留下的巨大空间,出现“空窗”。整体市场增速趋缓,市场进入结构性调整期。根据今年1~5月机械工业子行业经营情况来看,农业机械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利润同比下滑12%,同比增速情况在14个子行业中排名靠后。上半年国内农机品牌出现集体消亡,有1/5的品牌消失在市场下行的大潮里,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农机企业超过2400家,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制造领域不仅扎堆中低端,而且在品牌建设和产品开发等领域存在严重不足,在农机补贴政策拉动效应递减的当下和今后,行业洗牌在所难免。直面市场发展形态和趋势,下半年对农机企业的考验会更加残酷,企业与品牌间的整合、消亡会成为常态,预计农机产业整合的脚步会加快。 胜败岂无根据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张华光认为,2018年农机市场竞争依然会十分激烈,或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价格竞争依然成为多数品牌抢夺市场份额的“杀手锏”;竞争乱象将延续,品牌优势或将进一步被削弱,产品品种成为竞争的焦点;市场整合的步伐将加快,还有一些小企业会退出市场,众多品牌将围绕渠道展开激烈争夺。 从作物上看,三大主粮综合机械化水平较高,棉油糖、果菜茶等经济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较低;从区域上看,北方平原地区机械化水平较高,南方丘陵山区机械化水平较低;从产业上看,种植业机械化水平较高,而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小马力、中低端机具较多,大马力、高品质机具较少;单项应用的农机技术较多,集成配套的农机化技术较少;小规模自用型农机户较多,大规模专业化农机服务组织较少。市场短缺的产品,其技术还不完善,正在试验、试错阶段;供给过剩的产品,其技术一般已经较为成熟,步入瓶颈期。反之亦然。比如小麦机市场,现在成熟期了,技术基本成熟,未来可能有深度变化。大葱收获机械也是,多种多样的结构,市场还处在解决核心需求的初级阶段。 农机产业升级,新旧动能的切换也在加速,产业发展的周期性、市场调整的阶段性同时面临、相互叠加,市场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去产能加速,环保力度升级、举措落地将限制现阶段环保不达标企业的产能释放,促进不合规企业的产能退出。农机企业原有的供应链被打破,原材料供应趋紧,主机企业需求节拍同步趋增,新的供应体系快速重构,确保实现新的产销平衡。受农机补贴总额下降、部分产品单台机型补贴金额降低、财务严重透支、一些区域用户种粮收益降低等各种因素影响,部分用户购机能力和购买意愿降低。农机企业为完成全年经营目标,从年初就开始实施大力度、广范围的产品促销,拼抢市场机会,个别产品甚至出现制造成本和销售价格倒挂的现象。市场竞争加剧,企业促销力度加大、原材料涨价双重因素造成农机企业制造成本上升、销售价格降低,企业发展能力降低。一些经销商面临要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实行价格战,要么面临库存居高不下、资金周转困难的难题,市场开拓、售后服务等能力明显降低,出现渠道经销重点转移、变革现象。 转型总有阵痛 农机行业每次产业转型升级都有一批规模领先、技术领先的企业因跟不上产业升级要求的资源调整、能力提升、理念创新步伐而失去领先优势。拖拉机行业从小四轮、中轮拖、大轮拖每一次产业升级,都有一批领先的企业在行业内消失,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有多家年产销量超过10万台的小四轮企业在产业升级中消失;收获机械最典型的水稻收获机,从单滚筒、双滚筒、纵轴流产品升级规律可以看出,每次产业升级都有传统优势企业已经被新兴企业完全代替,产业格局得到彻底洗牌。在目前制造成本上升、销售价格震荡、市场形势低迷的情况下,农机企业要获取产业升级中的先发优势,必须转变发展理念,抛弃传统思维,融入新的发展业态,跟上产业新的发展趋势。 目前的农机行业已经进入了深度调整时期,粗放式发展时代已经结束,这非常考验农机企业的组织能量问题。目前的组织能量与产业发展不协调、不对称,这是行业急切需要解决的。农机行业供应商与主机厂、主机厂与经销商、经销商与用户之间的博弈正在进一步加剧,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货款拖欠、渠道密植、赊欠购机等。产业链博弈加剧,横向竞争加剧,与目前的市场形势所需要的密切配合相矛盾,甚至开启了行业所谓的“互害模式”,没有抱团取暖、荣损与共的理念。 未来农机行业首先要关注两个核心问题,分别是:农业的效率与效益问题、农业机械购置的投资回报率问题。只有农业具备竞争力,具备良好的效率和效益,农业机械购置具有良好的投资回报率,行业才能够健康发展。我们要回归农业机械为农业服务的原点与根本。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农机的发展证明,农机必定要经历快速发展、野蛮生长阶段,然后进入科学发展。 要充分认识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大势所趋,勇于创新服务模式。2018年一号文件要求,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我国农业资源特征和城镇化现状决定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会以“适度规模化”为主;而规模化又是下一阶段农业生产力提升的基本前提,因此必然要由具备规模效应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承上启下,扮演“赋能”于中小农户的平台角色,形成“农业龙头+服务体系+适度规模化农户”的协作结构。 创新驶向蓝海 市场低位运行,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机行业前景惨淡,机械化薄弱环节将会带来新的蓝海市场,而智能化趋势等技术变革也将带来新的机遇。业内专家认为农机行业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入深化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升级的新常态,用户需求、竞争要素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爱科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总经理Alistair McLelland认为,中国市场虽然正在经历下滑,但中国政府对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重视,将会促进机械化的发展和高科技的应用。因此,他认为,中国仍是十分有前景的市场。 行业重组为企业创造了很多的机会,农机各个行业都过于分散,行业重组势在必行。如果谁能抓住行业重组的历史机会,就有可能在下一轮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产业要协同作战,减少博弈,戮力同心、苦战过关。供应商、主机厂、用户之间要互相预留利润空间,不能店大欺客、客大欺店,拖欠货款。赊欠销售等问题要立刻解决,对产业链条之间不合理的诉求要予以反制。 据张华光分析,尽管今年农机市场整体表现不佳,但市场仍然存在着下一个“风口”。一是畜牧类机械,包括饲料(草)加工机械设备、饲养机械、畜牧产品采集加工机械设备、饲料作物收获机械等。二是以各类打捆机及秸秆还田机为代表的秸秆机械市场。这两类机械由于国家政策支持及刚性需求强烈,预计将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一恒定的自然规律不会改变,谁能够笑到最后,谁就有机会成为王者,我们更期盼着有更多优秀的本土企业扛起民族农机制造的“大旗”。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本网编辑 胡 越) |